地方国营广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
第一、第二公共汽车公司与公私合营公共汽车公司三家合并,并在东华东路梅花港组建广州市公共汽车公司,属下设三个车队。
公司中共党员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梅花港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广州市人民汽车公司委员会,公司党委正式成立。书记:陈若萍。
开始使用14米通道车(至1996年全部淘汰)。
30路线702号车组挂出广州第一台“共青团号车”。
开展创“三佳”争“五优”竞赛评选活动。“三佳”即最佳司机、最佳乘务员、最佳服务车;“五优”即优秀司机、优秀乘务员、优秀服务车、优秀技工、优秀后勤服务员。
公司向银行贷款购买96辆大客车,成立专线车队。
公司不用国家投资,由2112名职工集资247万元资金,购置了45辆644型大客车,成立集资车队,开辟了10条专线,于1988年12月全部还清本息。
公司创办《公共汽车报》(后于1999年1月10日改名为《都市公交》)。
5路线与沿线12个单位正式开展“友爱在车厢”活动。
公司在全部市区号码线车安装自动报站器。
第六届全运会正式开幕,我公司共组织了近400辆公共汽车为全运会服务(团体操包车196台,供运动员用车24台,四条专线开幕式接送观众用车172台),
全部车辆都做到集散准点,及时疏通,32分钟便将观众有秩序地疏散完毕。
八车队10路线792#车乘务员佘玉莲光荣出席共青团全国“十二大”。
广州市首条冷气空调公共汽车线路——202专线共13台车投入运行。
8月8日,公共汽车202专线实行无人售票,是全国首条实行无人售票的公共汽车线路。使用广州客车厂生产的GZK6100冷气客车,是国内首批投入营运的“无人售票”公交车。
9月8日,公司由13路线率先在市区号码线路中实行无人售票(这项改革原计划用8年时间完成)。
由国家建设部城建司、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时代潮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十大城市公共汽(电)车优秀线路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公司13路线获全国优秀线路称号。
市交通建设管理基金委员会向公司捐赠55辆大巴和20辆广州产双层巴士。这批双层巴士是广州首款自产的双巴,起初主要投放在62、63线,最大承载量为89人,曾是当时全国承载能力最大的双层巴士之一,最后一辆于2001年4月26日退役并赠送给广州博物馆。
10月18日,公共汽车自动收费IC卡通过技术鉴定并率先在13路线装机投入试用,后陆续在20条线路559台车辆上推广试用。
12月16日举行IC卡纪念金卡首发式,这批印有“首发纪念”字样的IC卡一次性发行888个,每个售价80元,其中50元是储值,30元是卡的成本。
10路线792号车被共青团中央,建设部授予首批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
12路线使用液化石油气燃料,标志广州市第一条绿色环保巴士线正式开通。
11月21日,公司在罗冲围十分公司12路线站举行“12路线液化石油气公共汽车暨LPG汽车加油站投入使用”剪彩仪式。
公司车陂停车场正式启用,其使用面积达1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800平方米,是当时全市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公交多层停车场。
公司参加广州市公交线路首次竞投,以30万元投得东莞庄至珠江新城线路。
1月29日首条有偿使用公交线路(138路线,东莞庄—珠江新城)开通。
公司首条拓展至番禺区的线路(锦城花园至广地花园)129路线开通。
广州最后一辆在线(28路)营运双层巴送走最后一批龙洞至天平架方向的乘客,从而宣告双层巴退出广州公交舞台。
公司率先开通了广州首条珠江两岸旅游公交线路131A、B线,成为花城宣传的流动窗口。
9月8日,公司五十周年大庆的喜庆日子,公司在广东大厦举行庆祝酒会。
9月10日,公司在友谊剧院举行公司成立50周年的庆祝大会,市长张广宁、老市长黎子流及交委有关领导到会祝贺。
公司在133路线试行无障碍公共汽车,这是广州首次出现无障碍公共汽车。
133路线获“省文明窗口单位”称号。
广州市取消公交月票。历经67年的广州公交月票退出历史舞台。2005年10月1日起将正式使用“职工IC卡”代替原“职工专用乘车证”。
7月6日,公司十五届第八次职工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占86%的同意票表决通过《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转制职工安置方案》。
11月,公司股东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和广州市宏佳伟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改制的公司章程和股东合同书。改制后公司名称为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1169.2万元,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各占50%股份。
12月12日,“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成立仪式暨企业新形象(CI)展示”活动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公司开通首条公交与地铁接驳专线——地铁公交专线1。
“广州市智能公交系统一汽巴士公司应用推广现场会”在六分公司召开,标志着智能公交系统在公司的应用取得成功。
第10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我司开通3条公交专线,并首次组织青年团员担任英语导乘,为广交会专线服务。
第一巴士公司营运服务调度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座落在机场路的营运服务调度中心是当时广州市最大的公交智能调度中心,调度中心设有6个调度室,共100多个调度席位(机位),能同时调度4000多台营运公交车辆。
在保留各分公司和修配厂的建制和结构的情况下,调整为“养用合一”的车辆技术管理组织形式。修配一厂由三分公司管理,修配二厂由四分公司管理,龙溪修配厂由一分公司管理,客装厂由二分公司管理。
6月8日,公司108台亚运会新公交车宣布投入营运,公司800员工代表参加仪式并宣誓全心服务亚运。
11月27日,亚运公交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公司6台18米BRT“巨无霸”公交车投放B1路线运营。
广州市仅存的一辆广州牌双层巴士经全面翻新旧貌换新颜,作为公司发展的见证,重返广州博物馆。
该辆双层巴士经全面翻新后,在越秀山上的镇海楼前举行捐赠仪式。该双层巴士是车牌号码为“粤A04025”的28路(天平架—龙洞)车,全车长11.9米,车厢内高1.8米,全车高度3.9米。最大承载量为89人(上层55人,下层34人),曾是当时全国承载能力最大的双层巴士之一。
以“友爱崇德,一汽同行”为主题的公司道德讲堂首讲仪式在花港礼堂拉开了序幕。作为广州市公交行业中唯一一个获得“省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公司率先在市交通系统中实践“道德讲堂”建设。
以“六十春秋,友爱相伴,幸福一汽,共铸辉煌”为主题的广州一汽巴士60周年盛典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
公司开通广州历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观光线路,串联起珠江泳场到黄埔古村沿线8大人文历史景点,公司双层巴士“重出江湖”。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赵小穗和市交委等领导到海珠客运站交通枢纽慰问奋战春运的一线职工,听取了“全国工人先锋号”5路线的介绍。
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发展历程展馆正式开馆。
公司技术管理员陈志文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赴京出席表彰大会。
在2016年“友爱在车厢”活动迎来30周年之际,团市委、一汽公司、青协联合推出“友爱公益巴士”。
公司14路线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公司在门口岗停车场举行了公司1419台纯电公交车全面完成投产仪式。
公司对车长全覆盖推进安全行车宣传教育“进家庭”活动,“家企连心”共同打造“公司+家庭”的安全管理模式。
3月4日,天河区人民法院依法完成一汽公司股东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股东广州市宏佳伟业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为广州珍宝巴士有限公司;
3月6日,公司股东会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将所持一汽公司50%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给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作出决议;
3月9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新的营业执照。股东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变更为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为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多方面拓展客源,公司首条便民车线路(天河区河水村—地铁梅花园站)正式开通营运,实现了公交与地铁的“无缝”衔接,为当地居民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解决了“孤岛社区”的出行难题。
公司联合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共同举办了“红色公交”发布活动。本次发布的“红色公交”选取广州公交历史最悠久的1路线,通过“公交+文化+旅游”的模式,除了满足市民日常通勤需求之外,还连结公交线路沿线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常规+定制”的模式运营,为市民、游客访寻城市文化印记创造了更经济、更舒心、更便捷的交通条件。
公司在科学城教练场举办 “新形象、新征程、新跨越”的新车投放发布活动。公司分批投放481辆更智能环保的广汽比亚迪B10型纯电动公交车。活动同步发布了全新的公司企业标识和车身涂装,新企业标识融合了羊、巴士等本土和交通元素,更好地体现了本土历史文化和行业属性。
公司联合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共同举办“开往中共三大会址的3路车”主题红色公交发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