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国公路学会城市交通分会在深圳召开2025年学术年会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期间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城市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案例》征集结果。公司申报的“‘1+3+N’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和“‘爱心铃’适老化服务终端”两个项目,凭借其先进性与创新性,双双成功入选。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以及建设无障碍适老化出行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所形成的实践经验具备行业推广价值。
本次由中国公路学会城市交通分会相关单位组织开展的征集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包括央企、地方国企、科研院所等多家单位积极参与。经过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最终遴选出一批具有示范性、创新性与可推广性的优秀案例。
公司打造的“‘1+3+N’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直面传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流程碎片化、风险管控滞后、隐患治理低效等痛点,构建了以2024年全面建设完成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项目成果为核心,围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三大实施细则,拓展形成涵盖综合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企业画像、实时预警、事故管理、风险辨识评估、监管监测、统计分析、审批闭环等N个模块的“智安全”数字化系统。该系统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根本性转变。

另一个入选项目“‘爱心铃’适老化服务终端”,则聚焦老年群体出行痛点,深入关注老年群体出行需求,通过大数据筛选多条老人群体乘坐频率高的如1路、70路、71路、74路等线路,在20台公交车爱心专座上试点安装“爱心铃”适老化服务终端。自“爱心铃”适老化服务终端暖心举措推出以来,以其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赢得了老年乘客的广泛好评,同时引发了媒体的积极关注,累计获得7家主流媒体14篇次正面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